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新股数据 >

降息的钥匙是什么?——经济下行、政策转向、降息

发布时间:2021-08-17 12:23:53 来源:格隆汇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华创宏观张瑜,作者:张瑜 陆银波

主要观点

经济下行、政策转向、降息可能是三件事

从经济下行到政策转向再到降息,看似是一件事,但实则可能是三件事。本篇报告通过对经济的二分法分拆(区分内生需求与逆周期需求)、货币调控的量价目标的区分,来尽可能简单的讲清楚背后的逻辑及当下的政策展望。

(一)构建经济的二分法视角:内生需求&逆周期需求

我们将经济需求拆分为逆周期需求与内生需求。逆周期需求:使用地产销售额、地产投资额、基建投资额代替(表征的是政策可直接有效调控的投资、服务部分)。内生需求:使用出口、社零、制造业投资额代替(表征的是经济内生需求部分,且不易被政策所调控的部分)。

(二)基于二分法视角看经济:2018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

旧(2018年之前):政策大开大合,且托且举,经济增速是第一位,每一次内生需求走弱,都是用更高增速的逆周期增速去拉起来。

新(2018年之后):政策精准调控,只托不举,经济质量是第一位,内生需求走弱,逆周期虽然发力但增速上并未明显超过内生需求,决策层的“定力和克制力”便体现在此。

(三)2018年对于货币政策而言,也有新的意义

2018年的身份有很多,是十九大后,落实高质量发展元年,也是中美博弈元年,笔者认为其也是货政新框架的元年。

2018年Q4货政专栏: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专栏中明确了央行量价工具的不同目标——量,保持M2和社融和名义GDP大体匹配;价,利率符合经济潜在增速产出水平要求。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数量工具更关注经济的绝对增速,因为社融M2与其匹配是绝对增速概念;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更关注经济的相对增速,也就是经济和潜在增速匹配度的问题。

(四)基于以上分析框架:理解当下的经济与货币政策

经济:7月的标志性意义是逆周期需求开始低于内生需求了。其中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两年平均从6月的4.9%降至7月的-0.1%,基建两年平均增速从6月的3.9%降至7月的-1.6%。内生需求本身是稳定的甚至两年平均增速略高于2019年部分月份,内生需求尚未明显走弱(与2019年比,出口更强,制造业投资持平,消费差,三者加总基本持平)。

货币政策:稳健的政策基调未发生变化。工具使用上降准但不降息。触发降准,社融过低就够了,也就是经济绝对增速回落就够了,降准只是个流动性管理工具。但触发降息,需要经济明显低于潜在增速,现在经济刚刚开始走弱,是否明显低于潜在增速,仍需再观察。

(五)往后怎么看?会降息吗?

经济:逆周期需求短期可能仍会继续回落。内生需求增速短期有韧性(消费与制造业投资有向上空间,出口短期有韧性),压力或在4季度或明年年初。

政策:当下,PPI尚在高位、经济和潜在增速基本匹配、内生需求增速与2019年相比不算太低,政策基调明确转向与降息都还看不到。什么时候政策基调可能变?后续随着PPI同比快速回落(大概率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出口大概率年底开始明显回落,政策有望在年底确认稳增长基调。

会降息吗?稳增长基调下,给量来配合扩信用是必然的,因此降准不会缺席。但降息落地与否取决于经济和潜在增速的匹配度问题,目前尚看不到。

报告正文

经济下行、政策转向、降息可能是三件事

1、构建二分法视角:内生需求&逆周期需求

由于数据可得性(月度实际量数据太少、GDP频率太低),我们用名义读数简单勾画一个经济需求的二分法视角——我们将经济需求拆分为逆周期需求与内生需求。

逆周期需求:使用地产销售额、地产投资额、基建投资额代替(表征的是政策可直接有效调控的投资、服务部分)。

内生需求:使用出口、社零、制造业投资额代替(表征的是经济内生需求部分,且不易被政策所调控的部分)。

2、基于二分法视角看经济:2018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

旧(2018年之前):政策大开大合,且托且举,经济增速是第一位,每一次内生需求走弱,都是用更高增速的逆周期增速去拉起来。(2008-2009、2012-2013、2015-2016,这三段经济下行压力窗口中,图中蓝线明显高于红线,这三段皆有降准+降息配合,货币政策给量又给价)。

新(2018年之后):政策精准调控,只托不举,经济质量是第一位,内生需求走弱,逆周期虽然发力但增速上并未明显超过内生需求,决策层的“定力和克制力”便体现在此。(2018H2-2019,蓝线虽然回升,但并未超过红线,只体现对冲效果,只有降准但没有降息配合,货币政策给量不给价)。

3、2018年的意义在哪?货政新框架元年

那么2018年为什么是分水岭?2018年的身份有很多,是十九大后,落实高质量发展元年,也是中美博弈元年,笔者认为其也是货政新框架的元年。

2018年Q4货政专栏: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专栏中明确了央行量价工具的不同目标——量,保持M2和社融和名义GDP大体匹配;价,利率符合经济潜在增速产出水平要求。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数量工具更关注经济的绝对增速,因为社融M2与其匹配是绝对增速概念;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更关注经济的相对增速,也就是经济和潜在增速匹配度的问题。

那么对于当下降准但不降息就有了更好的理解——

降准是数量工具,公开市场操作金额也是数量工具意义,二者配合更好的做好流动性管理,配合好财政发债,这些都是为了完成M2和社融与经济增速匹配的任务(今年名义GDP大概率10-11%左右,所以社融增速需要至少稳定在这个区间左右)。

降息是价格工具,经济绝对增速虽然在回落,市场很多声音在期待宽松,但央行在最新的货政报告中依然表达经济和潜在增速匹配,这就明确了告诉了市场当下尚未达到降息触发的条件。

触发降准,社融过低就够了,也就是经济绝对增速回落就够了,降准只是个流动性管理工具;但触发降息,需要经济明显低于潜在增速,这一点我们紧密跟踪央行表态就可以获得明确的指引,现在经济刚刚开始走弱,尚未明显低于潜在增速。仍需再观察,降息窗口仍未到。降准和降息的钥匙是不同的。

笔者想强调的是,降息不降息固然对资本市场重要,但到底是何逻辑和框架去理解货币政策或许比简单“猜准了”更为重要。经济绝对增速回落简单推导降息这个逻辑是需要更加细化完善的。

4、七月的标志性意义:逆周期需求开始低于内生需求了

2020年因疫情特殊,再次出现了应急之下的逆周期需求增速高于内生需求,所以逆周期需求从2020年Q3开始压降,2020年Q3地产政策开始趋严、2021年以来财政佛系。当然,这种结构优化的代价就是注定会牺牲了未来一部分的经济增速。如果没有去年地产趋严,没有年初财政的佛系,二季度经济大概率是过热且高于6%的。

以往经验来看,什么时候是政策基调会明确变化呢?内生需求明显回落,逆周期需求压降触底(此时逆周期需求会明显低于内生需求),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看到逆周期需求的压降开始有所放松,同时货币开始配合(具体是量价如何配合,参考第三点的货政框架)。

七月是什么状态呢?逆周期需求刚刚回落略低于内生需求,其中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两年平均从6月的4.9%降至7月的-0.1%,基建两年平均增速从6月的3.9%降至7月的-1.6%。内生需求本身是稳定的甚至两年平均增速略高于2019年部分月份,内生需求尚未明显走弱(与2019年比,出口更强,制造业投资持平,消费差,三者加总基本持平)。似乎尚未达到政策基调明显转向的条件。

5、内生需求和逆周期需求往后怎么看?

往后看,逆周期增速短期可能仍有下行压力。基建方面,考虑到上半年项目审批核准进度偏慢,对应总投资额甚至低于紧信用的2018年,这意味着下半年很难快速回升。当下项目储备更多在为明年考虑,基建短期可能仍会有所下行。地产方面,一方面,持续的拿地低迷,意味着未来1-2个季度的新开工会持续偏弱。另一方面,银行房贷额度紧张情况下,地产销售易下难上,从资金角度也制约着地产投资的上行。

往后看,内生需求增速短期有韧性(消费与制造业投资有向上空间,出口短期有韧性),压力或在4季度或明年年初。(出口增速回落,进而带动中游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

6、政策基调和降息怎么看?政策有望在年底确认稳增长基调,降息尚看不到

回顾历史,逆周期增速低于内生需求增速且内生需求增速明显回落的时候,意味着政策基调的天平会倾向稳增长。比如2018年,4月份逆周期增速开始低于内生需求,4月17日MLF的利率上调成为那一轮经济周期最后一次的利率上调。

展望当下,PPI尚在高位、经济和潜在增速基本匹配、内生需求增速与2019年相比不算太低,政策基调明确转向与降息都还看不到。

什么时候政策基调可能变?后续随着PPI同比快速回落(大概率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出口大概率年底开始明显回落,政策有望在年底确认稳增长基调。

货币政策呢?降息呢?稳增长基调下,货币政策的量来配合扩信用是必然的,因此降准不会缺席;但降息落地与否取决于经济回落和潜在增速的匹配度问题,目前尚看不到。

7月经济数据点评

(一)工业增加值:上游拖累,增速回落

7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为5.6%,6月为6.5%,5月为6.6%,4月为6.8%。1季度为6.8%。季调环比看,7月仅为0.3%,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三大产业看,采矿业7月两年平均同比为-1.01%,低于6月的1.2%。制造业7月两年平均同比为6.1%,低于6月的6.9%。电热气水7月同比为7.3%,低于6月的8.5%。

7月工增的回落,三个原因。一是7月煤炭生产恢复不及预期,安监压力下供给依然偏弱,原煤产量7月两年平均增速为-3.5%,低于前值-3.1%。采矿业7月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为-1%,低于前值1.2%(采矿业权重大概9%左右,影响工增0.2%左右)。二是受基建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影响,一些上游行业增速回落,比如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有色、化工、橡胶和塑料制品,7月增速不及6月。仅黑色+非金属矿物制品,估计拖累工增0.3%左右。三是医药制造业增速回落。7月两年平均同比为13.7%,低于6月的17.3%。(医药权重大概5%左右,影响工增0.2%左右)。

(二)投资:财政留力拖累基建,拿地减少拖累地产

7月,固投两年平均增速为2.8%,6月为4.7%。整体小幅回落。其中,制造业投资7月增速为2.8%,低于6月的6.0%。基建(宽口径,含电热气水)7月为-1.6%,低于6月的3.9%。地产投资7月为6.3%,低于6月的7.2%。

我们解读如下:

1、地产投资的回落需要从两个角度看待。一是结构上,大概率是拿地的拖累。这一点从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数据可以看到,7月成交面积两年平均增速为-41%,大幅低于前值11.5%。建安增速预计维持一定的韧性。二是本质上,是在销售快速回落背景下,资金面趋紧所导致的。7月,地产销售面积两年平均增速为-0.1%,低于6月的4.9%,5月的9.4%。销售的快速回落,与银行房贷额度紧张有关,居民中长期信贷数据连续两个月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受次影响,地产资金来源增速快速回落,7月两年平均为4.1%,低于6月的8.5%,5月的12.0%。

新开工与竣工方面,7月都有所回落,竣工相对略强一点。7月,竣工两年平均增速为4%,低于前值24.7%。新开工两年平均增速为-6.5%,低于前值2.3%。

2、基建7月增速转负,这并不意外。今年财政留力背景下,发改委项目批复进度大幅放缓。今年上半年,发改委项目批复情况看,审批核准项目对应总投资额大幅低于2019-2020年同期,甚至略低于紧信用的2018年。参考2018年,基建增速明显转弱,今年下半年基建增速很难上行。

3、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从结构上看,影响较大的是汽车与电子。汽车单月增速两年平均为-12.0%,低于前值-6.9%。电子设备制造业当月增速两年平均为14.5%,低于前值23.0%。

(三)社零:增速回落

7月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3.6%,6月为4.9%,5月为4.5%,4月为4.3%,1季度为4.1%。从统计局的解读看,暴雨与疫情带来扰动,“从7月当月看,部分消费领域和服务业增长有所放缓。部分地区,像河南、江苏、湖南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不同程度上比上月有所回落。”

细分商品上,限额以上除汽车与金银珠宝,其他商品增速基本都在回落。7月限额以上两年平均增速为5.3%,低于前值6.2%。其中,汽车受基数因素影响,7月两年平均增速为5%,好于前值-2.1%。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的商品有饮料类、烟酒类、化妆品、日用品、家电、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装潢材料,单月增速都比6月低5个百分点以上。

限额以下部分,7月两年平均增速为2.8%,低于前值4.2%。7月CPI租赁房房租环比上涨0.1%,低于2018-2019年同期。乡村与城镇的消费数据看,7月乡村消费两年平均增速为3.6%,仅比城镇高0.1个百分点,此前6月是高0.7个百分点。疫情以来,限额以下的消费恢复始终不够顺畅、稳固,疫情稍有扩散,限额以下的消费就会受到影响。比如今年春节前后、今年7-8月。

服务业生产指数,7月两年平均增速为5.6%,低于前值6.5%。

(四)就业:失业率小幅上行

失业率方面,7月为5.1%,前值为5.0%。分年龄看,25-59岁7月失业率为4.2%,与前值持平,16-24岁7月失业率为16.2%。7月大学生毕业,往年看一般失业率会小幅抬升。

新增就业方面,7月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为124万人,与前值持平。1-7月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为822万人,高于2020年同期,低于2019年同期。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