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新股分析 >

“盲盒第一股”来了!“退市”市值20亿如今要翻几番?

发布时间:2021-12-15 15:11:04 来源:腾讯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盲盒第一股”来了!“退市”市值20亿如今要翻几番?。

11月22日晚间,泡泡玛特通过港交所聆讯,据报道公司或将在12月下旬正式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泡泡玛特本次赴港IPO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至3亿美元。

“盲盒第一股”来了

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文件显示,泡泡玛特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聆讯后资料集。据报道,公司12月下旬正式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泡泡玛特本次赴港IPO的募资规模预计为2至3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早在今年6月泡泡玛特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据了解,泡泡玛特此次是二度冲击资本市场,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1月26日在新三板挂牌,事实上,从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3年亏损,最终在去年4月从新三板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玛特市值为20亿元人民币。

IPO前,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总计持有56.33%的股份,红杉中国、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分别持有4.96%、3.5%和1.98%的股份。

天眼查显示,泡泡玛特此前一共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有启赋资本、华强资本、黑蚁资本、金慧丰投资、正心谷创新资本和华兴新经济基金等。其最近一次融资在今年4月29日,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为今年4月29日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股联合领投,红杉资本更是对其给出了21亿美元的估值。

利润三年大涨300倍

其实早在2010年,泡泡玛特就已经成立,但公司在2016年前曾连续3年亏损。而泡泡玛特扭亏为盈的一大原因在于2015年的一次转型,引入了盲盒玩法。

公司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三年时间净利润从156万元飙升至4.51亿元,大涨近300倍,速度令人惊叹。

资料显示,泡泡玛特2019年在国内潮玩品牌行业的市场份额达8.5%。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的销售和经销网络包括,国内33个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圈的114家零售店,57个城市的825家创新机器人商店。

此外,泡泡玛特在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增长也十分迅猛。在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中,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总销售额为1.42亿元,在天猫的玩具行业排在第一,并成为天猫的玩具行业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双11亿元俱乐部的品牌旗舰店。

(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IP或为最大卖点

泡泡玛特业绩扭亏的关键一点就在于,其盲盒模式中具有未知性的IP娃娃,而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也正得益于其IP孵化运营。泡泡玛特一直在强调IP是公司的业务核心,公司在招股书中强调,未来的发展将围绕“IP”展开,不仅要增强内部的IP发掘、增加现有的自有IP的数量,也要加强不同IP之间合作等。

截至目前,泡泡玛特运营了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已有4个IP产生的累计收入分别超过人民币1亿元。招股书披露,泡泡玛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的人气最高,也最为畅销。此外,泡泡玛特的主要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独家IP则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据报道,泡泡玛特在2016年开始与Molly的创作者王信明合作,并开始Molly的大规模商业化。截止至2019年,Molly这一IP的潮流玩具产品产生的收入为4.56亿元,在2019年总收入的占比为27.1%。

依据招股书,如从泡泡玛特的IP属性上看,独家IP的营收贡献最大。在2017年至2019年的占比分别为3.1%、20.6%和35.4%;而包括Molly、Dimoo等自有IP在过去三年的收入占比则分别为25.9%、41.9%和37.2%。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表示,也许再给他们五年时间,大家回过头看泡泡玛特会觉得它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样拍那么多电影,但是也许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公司会用多种方式去孵化IP,挖掘并把IP进行商业化。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国内盲盒市场已超过 25亿元。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为IP供应商、模具提供方及产品生产商,其中盲盒企业能够持续与优质IP供应商合作也是其重要核心竞争力。IP供应商主要包括原创设计师以及知名IP,盲盒企业通常采用买断或分成的方式与其合作。

“买上瘾”惹争议

据了解,盲盒营销起源于日本,当时百货公司会在新年期间销售“福袋”,“福袋”中的商品不会事先公开,但放入的商品通常标价高于福袋本身。20世纪80年代,日本模型市场吸纳了“福袋”的营销思路,出现了“扭蛋机”,用于销售动漫IP手办、玩具模型、饰品挂件等。90年代,中国出现了“集卡式营销”,可以看做是盲盒营销在本土的早期应用,如最典型的小浣熊、小当家等干脆面的水浒英雄卡牌。而一直到近几年,泡泡玛特的盲盒产逐渐风靡。

有分析将盲盒的核心商业模式归纳为,对“不确定游戏”的完美复制,即通过强 IP属性产品吸引消费者,以抽盲盒独特销售模式激发好奇心,并通过抓住消费者对收藏的喜好来提升复购率。

产品走红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不断有新闻曝出青少年购买盲盒上瘾的新闻。有家长表示,盲盒的玩法如同彩票,需要加强监管。同样分析认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花高价购买盲盒玩,认为可以保值升值,更有可能成为被套路收割的对象。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