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新股分析 >

三十年“开枝散叶”资本市场生态圈从“萌芽”到繁茂

发布时间:2021-10-28 13:11:02 来源:新浪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三十年“开枝散叶”资本市场生态圈从“萌芽”到繁茂。

中国资本市场三个十年,跨越全球资本市场百年。从零而始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以无与伦比的发展速度,助推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资源配置与分配方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0年正值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全景整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重要的珍贵历史影像,隆重推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专题片——《中国资本力量》。专题片通过主要亲历者的倾情讲述,再现历史转折重要关头的思考与抉择。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的发展史,如今全球第二的80万亿市值固然令人赞叹,但更值得称道的是,从上市“老八股”到建立证监会,从“特区证券”设立到南方基金筹建,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作为一个单纯的“交易市场”而存在,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备的中介机构、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一言以蔽之,自诞生之日起,中国资本市场的目的就是构建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

在《中国资本力量》第六集中,让我们回顾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如何变化?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如何成长并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财经媒体、路演机构等资本市场生态链上形形色色的主体是如何诞生并蓬勃成长的?而繁荣的资本市场又为创投提供了怎样的投资条件和造富机会?让我们来听听刘鸿儒、屠光绍、王立新、倪泽望、陈玮、郑伟鹤这些亲历者,来回顾中国资本市场是如何从诞生之前的“荒芜”走向“生机勃勃”的。

“中流砥柱”

去过黄河三门峡的人,就会真正理解“中流砥柱”四个字的含义——在湍急的黄河浪涛中,砥柱山迎着险恶水势,稳稳屹立。传说上古黄河难治,大禹破开山峰变为砥柱,从此黄河流经此处一分为三,大禹才能各施手段治理。

人潮滚滚、资金汹涌的资本市场,其复杂程度比起黄河毫不逊色。要构建良性发展的资本市场,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相对稳健的机构投资者,作为“中流砥柱”存在。

1998年3月,上海成立国泰基金,深圳成立南方基金,中国公募基金业拉开帷幕。相比起股票诞生时人们理念上的“壁垒”,基金诞生后的景象却颠覆了人们对中国人“谨慎”、“保守”的传统理财观念的看法。一夜之间,中国各大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都开始津津乐道起关于基金的话题,并出现居民储蓄存款向基金大搬家的现象。

曾参与1998年南方基金筹建的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回忆说,当时,基金对中国的投资者来说是新生事物,投资者们像打新股一样去买封闭式基金。“随着大家对基金的认识,封闭式基金就发展到开放式基金,这是国际通行的,也是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那个时候深圳体育馆排着很长的队,去认购。”

2001年,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这只由华安基金公司发行的首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在当时受到了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仅发行一日,50亿限额即被抢购一空。

2002年,南方基金推出首只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南方宝元债券。此后,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开始丰富起来。先后出现保本基金、货币基金、短债基金、超短债基金。这其中,货币基金曾以其相对稳定的收益、进出免费快捷等特点一度盛极一时。以华安现金富利货币基金为例,该基金的总规模在2005年初时曾超过500亿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单只基金总份额记录。

但当时货币基金的实力还没有充分释放。直到11年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天弘基金“电商部经理”与跃跃欲试探索金融市场的支付宝一拍即合,让货币基金搭上移动互联网的便车。当年度天弘基金就成功实现逆袭,成为仅次于华夏基金的行业规模第二名,并引发之后一系列深远的蝴蝶效应。

2004年6月,《基金法》施行,推动了公募基金业跨越式高速发展,并引领投资者逐渐走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如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已突破140家。从1998年的100亿元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18万亿元,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速度位居世界之首。公募基金已进入寻常百姓的投资生活,闪烁着普惠金融的光芒。

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这样评价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作用:“从散户到机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志,这是市场成熟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因为只有机构投资人占一定的比例,那么这个市场的稳定性和市场的价值投资,投资和长期投资才能够有更好的这样的一个配置。”

价值研究与“稳固三角”

1987年9月,深圳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史称“特区证券”。当时的特区证券集交易所、登记公司、证券公司于一身;股票的发行、登记、交易全都在一间小小的营业厅里完成。

到上世纪90年代,证券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A股的大牛市带来了证券公司全行业的首个营收高峰。2019年,行业实现整体对外开放。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已有134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到8.03万亿元,净资产为2.09万亿元,净资本为1.67万亿元。目前,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左右。

而在这35万人中,有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叫做研究员,或者叫做分析师。

1995年,君安证券的研究所正式成立,率先举起了基本面研究的大旗。2000年,盈利预测模型和股票估值模型被引入国内,国内第一代证券分析师、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后来回忆说,今天看起来好像雕虫小技的研究方法和估值理论,在当年却是压在分析师们心头的“一座大山”。中国的分析师们夜以继日,建立了研究报告的模型与框架。中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分析步入到专业、严谨、围绕基本面展开研究的新阶段。

在分析师们开始使用新的理论模型评估市场的同时,针对分析师的“评估”也应运而生了。2003年诞生的首届“新财富”评选,总共设置了26个研究领域的投票:宏观+25个细分行业领域。当年的中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领走了宏观领域的第一名的奖杯。

此后20年里,经济效益、研究报告和奖项评选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牢牢框住中国资本市场卖方行业,也框住证券分析研究的舵把,稳稳地掌控着专业分析与市场实操之间的平衡。正如2014年黄燕铭提出的著名的“三朵花”理论:“证券研究的三朵花,一朵在树上,一朵在心里,一朵在纸上。树上的花,是客观世界;心里的花,是内心世界;纸上的花,是符号世界。”

每一个走在证券分析道路上的后来者,都离不开这三朵“花”,也都行走在价值研究的“稳固三角”内。

“听风者”

媒体,是市场的“听风者”。它们作为市场信息沟通的渠道,放大市场的声音让更多人看到;敏锐地捕捉市场动向,追寻着各类主体留下的蛛丝马迹。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金融财经传媒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刚起步的中国资本市场非常期待听到客观公正的声音,需要有专业的财经证券类媒体普及投资知识。1991年到1993年,《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相继创办。

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这样评价专业类财经媒体的出现:“咱们的资本市场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属于新兴市场,社会上大家不了解,主管的还是监管的,都没有经验,所以它就需要一个和广大投资者一个沟通的渠道。”

伴随着市场扩容和投资者群体的壮大,专业类报刊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舆论先锋,既是市场的有力监督者;也为市场提供正能量。诸如《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财经)、《德隆系》(新财富)、《二十年公司:表面的胜利》(经济观察报)、《私企老板的囚徒困境》(中国经济时报)等报道,不仅留下了名传一时的经典之作,更推动了监管的健全和市场进步。

新千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国财经媒体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1999年,全景网创立,率先推出IPO网上路演、首创7*24小时投资者关系在线互动平台、开创网上业绩说明会和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等投资者互动新模式。从此,互联网成为投资者、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乃至监管层无缝沟通的桥梁。

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传播正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传播途径多元融合,构建起了立体化资本市场资讯链路网络,逐渐让全世界听见了中国人的资本声音、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中国资本力量。

对于专业财经媒体的作用,屠光绍层如此评价:在资本市场发展30年的历程中,财经媒体既是见证者、报道者,也是推动者。资本市场是个信息公开的市场,财经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