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讯
创投您的位置:首页 >银行 >

持续推动“三保”工作回应现实民生需求

发布时间:2021-03-20 12:25:09 来源:经济观察网

孙家希/文“三保”工作也被形象的比喻成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所谓“三保”工作,其实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基层政府运转”这三项工作的简称。“保基本民生”没有确切的概念与范畴,通常来说就是重点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存与发展保障,广义而言包括了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保基本民生”涵盖的范围将有所扩大,标准也将有所提升。

财政部门对保障地方“三保”工作极为重视。在3月5日“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刘昆部长再次指出将“坚决防范基层‘三保支出风险基层作为化解财政风险隐患的重要抓手。”应当看到,疫情期间基层“三保”确实面临较往年更大的压力,但压力释放的过程同时也是回应现实民生需求,理顺财政改革思路的机遇。考虑到今年经济进一步回暖,财政收入水平上升,支出压力相应减小,财政风险与压力是总体可控的。

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财政部即出台财预〔2020〕12号文就“牢牢兜住‘三保风险底线”工作作出各项具体部署。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要落实责任,加快转移支付力度。组织逐县排查,对存在支出预算缺口的要及时调整预算予以补足,继续完善保障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资金分配办法,提升“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级。加快下达转移支付预算,增强县级基本民生保障能力。二是要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在已经核定的当年留用比例的基础上按比例提升;实行差异化资金调度,保证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地区县级财政的资金流。三是要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对地方库款的监督工作,用好结转结余资金。四是要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为“三保”支出留出余量。

《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更将“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作为2020年重点工作进行落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财政部在2020年已经推动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保障居民就业,通过稳企业的方式稳定就业,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力度;二是稳定教育投入,将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与东部地区统一,加大对中西部高效的支持力度;三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医保、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标准,阶段性加大临时补贴力度和低保、临时救助政策范围,保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保障基层政府运转方面,推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利用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将财政资金直达实现基层,防范资金分散和截留,建立资金全过程跟踪机制,快速下达资金。

2021年“三保”工作成为推动财政工作进行的抓手之一,既要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又要防控财政风险。总体思路包括:压缩中央本级支出、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压缩政府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扩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强化地方库款运行监测督导、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到位。

从预算草案中也可以看出:在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和工资保障方面:财政将继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59亿元用于支持地方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健全教师工资保证长效机制,尤其着力是改善乡村教师待遇。继续加强养老体系建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上升到4.5%,在实现省际统收统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国统筹。继续做好低保人员和特困人员帮扶,支持地方做好低保、特困人员帮扶救助,安排困难群众补助资金1473亿元。继续统筹医疗保险,关注人民健康诉求。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人均580元每年,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继续提升财政中中央本级支出水平,缓解地方压力,中央财政的赤字与地方财政赤字规模比例继续扩大(从2020年的2.84提升到2021年的3.35)。总体而言,解决“三保”的压力和责任逐步上移,改革后的支出和统筹压力更多的落实到中央和省级层面,减轻基层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负担。

防范三保支出风险化解财政风险的总体思路是宁可让中央过“紧日子”,也不让基层过“苦日子”;宁可让政府过“穷日子”,也要让百姓过“好日子”。财政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指出,中央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本级支出,预算安排连续第二年本级支出负增长。其中中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继续降低,下降14.1%;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增长6.1%,用于落实教育、养老、医保领域的共同财政事权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实际支出中,中央本级支出下降10.2%,地方支出增长13.6%;从主要支出科目来看,教育支出增长1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3.2%。这一数据也印证了财政保障“三保”的决心是巨大的,成效是明显的。

落实“三保”的过程是考验基层政府执行能力的过程,考验基层政府能否将资金足额及时落实到位,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落实“三保”的过程也是对基层政府严肃财经纪律的一次小考,因此要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严格监管,查处违规,落实到人。

财政保障“三保”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财政国家治理的过程,有助于推动落实财力下沉,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加匹配,推动财政改革不断走向深化。有助于继续推动财政改革,为了缓解基层压力,财政直达机制有可能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优化省以下财力分配格局。有助于持续提升财政资金管理能力,落实各级政府管理责任,精细化调度和使用财政资金。同时,也有助于继续形成社会共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供职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