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讯
创投您的位置:首页 >银行 >

预付式消费成投诉“顽疾”!人大代表呼吁:强制实行资金监管制度

发布时间:2021-03-05 18:21:30 来源:柒闻网

近年来,教育培训、医疗美容、长租公寓、健身、餐饮零售等领域,不少商家都采用预付式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模式原本是为让消费者和商家实现共赢,消费者通过储值等手段享受一些折扣,而商家通过让渡部分利益留住客源,同时提前拿到一部分钱用于更好地经营。然而,一些商家肆意挪用预付费,因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进而倒闭跑路事件频发,消费者常因无法退费而蒙受损失。“预付式消费模式”也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两会期间,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提出关于加强预付费模式监管的议案。他指出,预付费看似是商家的促销手段,本质是金融信用扩张。从保护消费者、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角度,必须对预付费模式采取强制监管措施。预付式消费成投诉“顽疾”据深圳市消委会今年2月发布的本市消费投诉热点报告,2021年1月,其收到的预付式消费投诉同比增长75.51%。投诉量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健身。另中消协近期发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报告》(下称《报告》)提到,“办卡”等预付式消费已成为投诉顽疾。中消协在《报告》中指出,预付式消费方式,确实能降低消费者的成本,但也增加了消费者的单方风险,一旦商家倒闭、跑路,消费者损失惨重。特别是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关门倒闭事件愈演愈烈。自去年10月起,优胜教育、芝麻街英语、柚子练琴、学霸君等知名机构先后宣布破产。据报道,仅优胜教育北京校区就有上亿元应退学费。教育培训行业通常采用“先付费,后上课”的经营模式,且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费用高,很多机构推出各种折扣、减免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一次性大量购入培训课程或服务。为节省费用,一次性缴纳几个月甚至几年培训费用者并不罕见。但付费之后,因培训机构自身原因无法继续经营,或培训对象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从而引发纠纷。而此类事件引发的消费者维权,矛盾焦点多是“退费难”。另外,还有消费者与商家就退费时该“退多少”无法达成一致而产生纠纷。据扬子晚报3月1日报道,郑女士由于工作调动,不方便接受南京某美容医院提供的价值12000元疗程服务,向院方提出退款要求后,院方表示需扣30%的手续费。对此,郑女士疑惑,疗程服务尚未开始,收取30%的手续费是否太高?但据郑女士出具的《服务项目知情同意书》,其中确实写明了“如因个人原因中途终止本项服务,我机构有权扣除已做次数费用和赠送的服务费用,并扣除所剩费用30%作为违约金”的表述。“当初确实没有注意到有这个表述,当时工作人员也没跟我说过”,郑女士后悔当初没仔细看这份同意书。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预付费式消费中,30%的手续费成诸多领域的“潜规则”。如南京某品牌健身中心规定,若因消费者原因出现退卡要求,须扣除退费的32%作为手续费。某美发店在用卡须知中也明确,只要非店方原因退卡,退卡除扣除已享受的服务费用外,退卡手续费至少需扣除剩余费用的30%。人大代表提议:强制实行资金监管制度丁佐宏指出,跑路事件主要集中在家政、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单个事情都不大,但长此以往,危害甚广。丁佐宏认为,跑路事件已演变为阻碍建设法治、诚信社会的毒瘤,必须予以清除。为此,他提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控、严管;强制实行资金监管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甄别,扶良驱劣。丁佐宏提到,强制实行资金监管制度,由政府部门牵头,根据银行的资金监管和业务管理体系,结合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建立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平台可按照消费者签到打卡次数,确定划拨金额。当出现消费者申诉时,平台自动冻结资金。在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看来,预售不能超过三个月等措施可能比做资金存管效果更好些。很多商家靠预付费用支撑经营,如果取消预付费用,商家增加的经营成本最终会传导至消费者。另外,进行资金存管也会产生相应成本,成本谁来付,怎么付,也是要考虑的问题。中消协于发布《报告》时呼吁,加强预付式消费立法,从收取预付费的经营者资质、合同要求、履约担保、资金管理、信息披露、费用退还、冷静期等方面进行规制,防范后续风险。同时,加强对企业如法人变更、终止经营、合并转让等重大事项监管,加大退市审核力度,强化经营者退市责任。为治理预付式消费相关乱象,各地也采取了对应措施。例如,2020年9月,北京结合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黑科技”,建立了朝阳区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平台可按照消费者签到打卡次数,确定划拨金额。并且,当出现消费者申诉时,平台将自动冻结资金。江苏、上海、深圳等地还通过地方立法,设置了“7天冷静期退费”,赋予消费者一定期限的“反悔权”。(本文综合自扬子晚报、法治日报、国际金融报、河南舆情研究院)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