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新股资讯 >

创业板注册制今敲锣新一轮上涨临近开启

发布时间:2022-02-28 12:11:01 来源:腾讯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创业板注册制今敲锣新一轮上涨临近开启。

今天,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乃至整个中国股市来说,都是一个大日子。运行已十年的深圳创业板市场迎来了自创板以来的最大一次改革,今天,这些改革将全面落地。随着首批注册制条件下发行的创业板公司集体挂牌交易,整个创业板市场的基础制度也迎来全面变革。业内机构认为,注册制是大势所趋,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从交易制度的层面看,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市场保持原有节奏平稳运行可期。

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存量改革今日首秀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改革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坚持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3个原则,既充分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又体现了创业板“存量+增量”改革的特点。

从创业板改革的特点看,首先,创业板审核注册突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紧紧围绕推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审核问询促信息披露,提高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透明度,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其次,创业板实行“阳光审核”,机制流程更加公开透明,审核进程、结果可预期,进一步取信市场。创业板审核明确了各环节审核时限,使企业从申请到审核、注册、上市的进度可预估,同时充分公开审核规则、披露规则,实现受理、问询、审议结果全公开,确保审核运行严格规范。此外,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

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龙头。证监会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分步实施注册制。去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实现了注册制破题,积累了增量市场注册制改革经验。今年在创业板改革中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下一步,证监会将及时总结评估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经验,统筹研究制定其他板块推行注册制的方案,做好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准备,分阶段稳步实现注册制改革目标。

如果说新股发行的审核是创业板增量改革的突破,那么交易、退市等配套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地,则是存量部分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今天是存量改革部分的首秀,万众瞩目。

中信证券:涨跌幅放宽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中信证券周日发布策略报告称,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随着内外部扰动因素的逐渐消散,市场下一轮上涨也临近开启。

首先,创业板交易制度改革将平稳落地。从科创板的运行经验来看,个股涨跌幅超过±10%的时间占比与主板和中小创市场相近。科创板设立以来,全部科创板个股涨跌停的交易天数占比仅为0.6%,涨跌幅超过±10%的交易日占比也只有3.9%。相比之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同期的涨跌停交易日占比分别为2.7%/3.3%/3.4%。从科创板一年以来的经验看,±10%已经满足绝大多数个股日内波动需要。

从海外的经验来看,韩国市场1995年以来8次涨跌幅限制调整也并未造成市场大幅波动;A股历史上的重大交易制度调整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当前有巨大差异,不具可比性。

据统计,韩国KOSPI和KOSDAQ市场自1995年以来8次涨跌幅限制调整,次周平均指数收益率为-0.9%,涨跌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也未造成市场大幅波动。最近的一次±15%向±30%调整的过程中,KOSPI指数年化波动率由调整前5年的15%略微上升至调整后5年的17%,这个变动水平远低于市场不同年份因涨跌引起的正常波动率变化。

有观点认为,交易制度的调整对A股影响有先例。但中信认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A股历史上的重大交易制度调整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当前有巨大差异,不具可比性。1996年的交易制度调整(设置个股涨跌幅限制)和2016年的熔断制度(设置指数涨跌幅限制)都属于制约市场流动性的制度调整,并且所处的均是严重泡沫化之后的市场环境。而当前的创业板交易制度调整,本质上是放宽流动性制约,有助于促进价格发现,同时市场估值更加合理,环境更加健康。因此不应简单类比过去A股交易制度调整带来的影响。

游资玩法可能生变下一轮上涨临近开启

中信认为,创业板涨跌幅放宽后,纯炒作行为将减少,资金会进一步向龙头集聚,加速存量市场优胜劣汰。随着市场的成熟、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游资资金体量的增加,游资资金的策略也更加多元化以适应市场发展。中信汇总了2017-2020年龙虎榜中全国营业部买入和卖出金额前三名的个股,2017-2018年游资更加倾向小市值个股,而2019-2020年游资风格整体转向大中市值、有基本面逻辑且有阶段性主题催化的个股,100亿以内的小市值个股仅占1/4左右,相比于2017-2018年的水平减半。涨跌幅限制放宽将使纯粹的主题/概念炒作热度降低,加速存量市场优胜劣汰。

当前的A股市场是拥有巨大资金入市潜力的增量市场,而非存量博弈市场,投资要淡化风格切换的思维,强化基本面趋势和弹性逻辑。

目前,国内居民可投资的类固收资产整体的预期回报率仍在下降,加之监管层对于资金空转套利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压制,结构性存款、资金信托等高收益类固收资产预计也将持续收缩,有利于国内资金持续流入A股市场。8月以来,权益类公募基金发行热度依然较高,本月迄今新发基金规模达到1320亿元,超过6月全月,仅次于7月。同时,弱美元和强人民币趋势下,海外配置型资金仍在增配人民币金融资产。债券市场方面,今年前7月外资累计净买入金额达到8373亿元,超过2018和2019年全年。股票市场方面,8月配置型外资仍然保持稳定的净流入节奏,日均净流入5.7亿元的速度与7月5.6亿元的水平相当。

在增量流动性驱动的市场下,上涨在行业层面是全局性的,需要淡化风格逻辑,强化基本面趋势和弹性逻辑。中信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四季度可能领涨的三条主线:一是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涨价和全球经济持续修复的周期板块,包括黄金、有色金属和化工;二是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包括汽车、家电、家居、装修、品牌服饰、院线及影视;三是绝对估值足够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块,包括保险和银行等。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