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讯
创投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风险对冲需求提升,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2020年增至4.76万亿, 华泰中信申万宏源新增交易量霸榜前三

发布时间:2021-04-28 18:19:4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2020年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特别是在出现了结构性牛市的背景下,机构客户对冲风险和投资的需求提升。但国内融券卖空的成本较高,场内金融衍生品也不够丰富,权益类场外衍生品就成了机构投资的重点,催生各家券商相关业务规模增长。”有国内券商固收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

结合已公布的年报和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数据,2020年各家券商场外衍生品发展规模的座次也已经排定。华泰证券当年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交易量达到1.51万亿,排名行业第一。排在其后的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分别新增交易量9019.10亿元和4891.80亿元,两者之和尚不及华泰证券一家。

过去一年来,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实现了极大增长。

从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21年3月,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6483.37亿元,较上期增长1408.36亿元,环比增长27.75%,创下今年1月之后的历史新高。其中,场外期权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3119.35 亿元,较上期增长695.08 亿元,环比增长28.67%。

华泰证券新增交易量雄踞榜首

从已公布数据来看,2020年,国内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合计新增名义本金达到4.76万亿,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其中,收益互换全年累计新增2.16万亿,同比增长286.1%;场外期权全年累计新增2.60万亿,同比增长107.4%。两者在2020年底存量规模分别为5210.83亿元和7569.67亿元。

国泰君安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2019年起,随着市场行情回暖,机构客户投资需求增加,场外市场衍生品工具不断创新、愈发丰富,场外衍生品开始迎来高速增长期,存续规模从18年末3467亿增长到20年末12781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2%。

2020年9月,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降低交易商门槛、扩大标的范围,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相关的业务规模增长,分摊在各家证券公司身上也依然惊人。

数据显示,华泰证券2020年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交易量达到1.51万亿,排在其后的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分别新增交易量9019.10亿元和4891.80亿元,两者之和尚不及华泰证券一家。

除上述三家券商外,国泰君安、中金公司2020年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交易量也均突破4000亿元,达到4447.94亿元和4234.21亿元。另外,新增交易量排在第十位的浙商证券也值得关注,公司2020年期末衍生金融资产5.26亿元,相较上期末增8309.51%。当年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交易量666.54亿元,成为前十名中唯一的中小型券商。

而在场外衍生品业务存续交易量上,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相关业务存续名义本金就达到了2176.59亿元,排在其后的华泰证券为1253.21亿元、申万宏源1189.81亿元、中信建投978.41亿元、中金公司888.18亿元。

据国泰君安统计数据,到2020年年底,中信证券依然在场外衍生品业务存续交易量上拔得头筹,但行业第二名却换成了中金公司。刘欣琦分析称,主要因为在监管指标上,衍生品业务对券商的资本金要求较高,中金公司2020年下半年登陆A股后资本金大幅扩充,开展衍生品业务能力增强,推动衍生品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场外衍生品业务本质上是重资本的业务,券商可以利用这项业务做大资产负债表,带来利润的提升。另外定制的场外衍生品业务还可以跟券商其他业务口线结合,发挥更大的效用。”上述券商固收相关负责人称。

天风证券非银分析师夏昌盛则表示,场外衍生品两大买方机构的潜在需求依旧旺盛。其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占比提升,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衍生品对冲交易来平滑净值波动。而再融资新规松绑后,私募基金借道证券公司通过场外衍生品+定增的模式进入资本市场。“场外期权和场外互换的规模不断提升,预计将为券商带来较为可观的业绩增量”。

在此背景下,各家头部券商也为场外衍生品业务规划了各类发展路径。中信证券选择发力境外股权衍生品交易,提供跨时区的全球市场衍生品交易服务。招商证券力求将交易标的覆盖境内外股票、指数、商品等各类资产。华泰证券则选择在场外衍生品业务上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差异化服务。

业务集中度下降不改券业头部优势

从2020年的排名可以看出,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依然是头部券商争夺的天下。

数据显示,2020年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交易量排在前列的十大券商,其新增业务规模就达到了4.59亿元,占全行业的96.42%。券商头部优势在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中小券商都十分欠缺。一般要搭建一只衍生品团队,至少需要5-10名有海外对冲基金管理经验的人参与,相关的薪资或是人才培养对中小券商而言都很难负担。”有券商业内人士透露称。

该券业人士称,目前多数券商均将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归在FICC业务下,“近几年,中小券商也声称要发展FICC业务,但很多其实还是在做债券包销等自营业务。”

除资本与人才的问题外,上述券商固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场外金融衍生品涉及不少产业客户的套期保值或对冲业务,为此需要在公司内部形成一定的业务规模,不同客户项目间形成对冲,才能将整个,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风险敞口降到最低。“这也是为什么头部券商一直在大力扩张场外金融衍生品规模的原因”。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规模的扩张并不容易。

“中信布局场外衍生品已有近10年的时间,至今才达到了这样的规模,当然这其中也有国内机构客户对场外衍生品避险意识的增加,但业务的孵化器依然很长。”上述券商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每月新增衍生品交易中名义本金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交易量之和在全市场中占比近月来有所下降,相关占比已从2021年初的78.39%下滑至2020年3月的73.94%。

2020年9月,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其中对场外期权业务一、二级交易商资质进行了定义。在此之后,6家券商新进加入交易商队列。目前,国内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已增至8家,交易商总数也达到了40家。交易商数量扩容,分散了一部分场外期权业务的集中度。

另外,在刘欣琦看来,对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也让行业新增规模集中度下降。

他表示,随着机构客户投资需求提升,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衍生品的杠杆属性带来的相关风险随之升高,也对券商资本金造成较大压力,部分头部券商开始控制衍生品增速以防范风险,加之具备交易商资质的券商不断增加,衍生品新增规模行业集中度下降。

“虽然近月来行业集中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国内中小券商在场外衍生品业务上的发展空间依然不大,短时间内场外衍生品依然是头部券商的天下。”上述券商业内人士表示。

(作者:满乐 编辑:朱益民)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