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消息网
新股数据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要闻 >

外资私募:A股回调提供买入机会看好医疗、TMT

发布时间:2021-10-12 17:10:59 来源:新浪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的,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外资私募:A股回调提供买入机会看好医疗、TMT。

尽管牛年以来A股调整较剧烈,但外资私募对市场依旧乐观,认为应该逢低买入,多家机构认为,疫情加速技术变革,医疗、TMT等领域中国企业迅速崛起,碳中和政策利好新能源车的长期发展,将持续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回调提供买入机会

“央行前段时间的公开市场操作引发了投资人对于流动性收紧的疑虑。从经济数据上,我们观察到社会融资同比增速在近期放缓,M1虽然仍然强劲但M2增速已然转弱,预估一季度末将看到更显著的放缓,而加权平均社会贷款利率则将于二季度缓步走升。”施罗德投资称,尽管长期流动性趋紧或将无法避免,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可能仍将倾向逐步调整而非快速转向。

景顺高级基金经理刘徽表示,当前市场的调整和板块轮动主要是由仓位、估值和情绪引起的短期波动;而从中长期看,底层的基本面趋势对于市场的影响才是决定性的,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引擎是新经济相关行业,在急速回调过后,新经济蓝筹板块中有较强基本面支撑的、前期估值较高的公司已经进入相对合理区间,长期价值凸显。从短期看,今年A股盈利增速趋势上或将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业绩增长有望维持较高水平,整体风险相对有限。

路博迈中国A股投资总监孟宁认为,A股短期的波动性还是很强,要警惕市场的非理性上涨和下跌。目前来看,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非常确定,但全球的复苏对于中国的出口也会产生一定压力;同时货币政策将在边际上有所收紧,这也将对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压力。所以在经历过去两年大幅上涨后,目前从流动性到估值并不支撑市场继续之前表现。“不过在近期一轮明显调整后,部分核心资产处于估值相对合理的区间,用时间消化估值,赚取业绩增长的钱,还会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回报。”

不少外资私募认为,回调是买入的机会。安联投资董事总经理、基金经理黄瑞麒表示,总体观点是逢低买入而不是逢高减持。“我们认为,今年中国春节以来的回撤不是基本面发生变化的信号。目前中国A股远期市盈率约为15倍,现在估值看起来更为合理,特别是在今年盈利增长前景强劲的背景下。”

瑞银资管认为,“波动为我们提供了增持优质股的机会。我们看到,市场一定程度上在从强势股向滞后股轮动,但优质公司基本面仍然强劲,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是内向型经济,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经济和利率周期通常不同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我们认为,全球投资者可能会继续大幅增持中国股票,持续看好中国股市长期前景。”

惠理投资表示,中国权益市场长期的投资机会和收益空间依然很大,因为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速为市场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基本面支持。同时,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接近成熟市场,预计整体的波动率或会得到改善,“我们持续看好受益于行业内结构性增长机遇并有望持续获得盈利增厚的优质企业,同时在利率上升环境下,更加看好具有充裕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的标的。”

看好医疗、TMT等行业

外资私募看好的板块有哪些呢?施罗德投资表示,看好高科技、医疗保健、化妆品及免税等板块表现。公司认为,科技方面,零部件的短缺带动市场涨价预期,被动元件行业可望受惠产品提价,而有更好获利表现,芯片设计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新科技的应用将推升功率半导体元件的需求;消费板块,政策走向带来一系列机会,例如碳中和政策将利好新能源车的长期发展、免税政策的大幅松绑则利好相关业者。但对地产的展望持续悲观,虽然多数股票估值偏低,但在政策调控影响下,股价或将持续受压。

黄瑞麒认为,整个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包括可选消费品、必选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在这些领域,一些股票出现了非常显著的调整但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特别的是,预计未来几年可自由支配项目的支出将加快,这将有利于国内旅游等板块。

瑞银资管称,未来5年将继续关注消费、医疗保健、TMT等行业,疫情加速了很多技术变革,比如医疗保健行业,研发过程可能会加快;还有TMT领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企业已经在原本由美国所主导的一些行业中站稳脚跟,成为全球领导者而非跟随者,比如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

孟宁说,长期看好两个方向:一是消费,包括医疗服务,二是先进制造,包括在全球智能制造、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龙头公司。鉴于目前的国际环境,内需短期确定性更强,龙头的市占率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从中长期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竞争力优势毋庸置疑,不会受短期的国际关系因素扰动。

惠理投资表示,看好5大长期投资机会,包括互联网与在线服务、消费、金融、先进制造业以及医疗健康行业。

刘徽也表示,看好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机会,近期估值回调后更加合理,其有5大长期推动因素:一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产品和服务的长期需求增长;二是人均收入的快速上升提升对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三是中国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国内进口替代和医疗产品出口;四是新药审批制度改革和仿制药降价倒逼中国制药企业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五是科创板和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条件放松为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热点推荐
随机文章